緬甸軍政府領導人表示,軍方將對近期攻佔中國邊境城鎮的反叛武裝力量進行還擊。
根據緬甸國營報紙《全球新光報》周五報導,緬甸軍方領導人敏昂來將軍表示,他已告知內閣成員,緬甸民族民主聯盟軍和探隊民族解放軍聯合部隊近日攻擊了緬北山邦地區的軍事據點和政府機構。
軍政府發言人佐敏敦少將周四在國營電視臺MRTV上承認,軍方已失去對邊境城鎮欽什韋霍、潘興和浦翁興的控制權。欽什韋霍是一個重要的中緬貿易通道。
“目前,政府、行政和安全組織不得不放棄某些地方的控制權。”佐敏敦表示。
報導中提到,敏昂來告訴內閣,監獨軍儘管已被警告不要干擾和平穩定,但仍攻擊了緬北克欽邦的運輸設施和安全部隊據點。
他告訴內閣,軍方將對那些無視與少數民族團體建立信任聯繫的軍營進行攻擊的人進行還擊。
一周前,探隊民族解放軍、緬甸民族民主聯盟軍和探隊民族解放軍組成「三兄弟同盟」,在緬北山邦地區同時攻擊軍方目標。監獨軍是三兄弟同盟的盟友,也是一支實力強大的少數民族武裝,能自行生產部分武器。
同盟的進攻被視為推動全國武裝鬥爭推翻軍政府的動力。軍方於2年半前推翻當選政府主席昂山素姬。
軍事政變遭到全國和平抗議,但遭武力鎮壓,造成人民防衛部隊的形成。人民防衛部隊已加入實力強大的少數民族武裝同盟,與中央政府鬥爭多年以求更大自治權。
報導提到,10月27日起,緬北山邦昆龍、森尼、敬梅、庫泰、拉肖、勞卡英、穆士、南漢坎、欽什韋霍和瑙恩喬等地發生激烈衝突。緬北克欽邦和撣邦北部也有衝突。
緬甸民族民主聯盟軍發言人李嘉緯告訴《美聯社》,同盟已攻佔超過90個軍事目標,超過100名安全部隊人員已下放武器。
“我們已準備好抵抗軍方的反擊。”李嘉緯表示。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周四在一份情況報告中表示,新一輪衝突已使緬北山邦約3.74萬人流離失所。自2021年軍事政變以來的武裝衝突,已造成全國超過180萬人無家可歸,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
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也表示,連接緬北山邦與中國的重要交通路線已被阻斷,至少一座重要橋樑已被摧毀。
中國是緬甸最大貿易夥伴,與緬甸軍政府保持良好關係。同盟控制地區也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承諾保護如中方支持的項目。
中國國家新聞社新華社引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同盟上周發動進攻時,中方呼籲緬方相關方停火並通過對話解決爭端。
中國國務委員、公安部長王曉紅也前往緬甸,並於當地時間10月25日在奈比都與敏昂來會面,討論邊境地區情況。